高校模板

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成功举行

发表时间:2019-03-25 00:00

每年的4月5月,在中国百余所高等医学院校中,都会迎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临床技能大比拼,来自不同院校的师生相聚在一起,共同切磋,共同探讨,共同提高,业已成为医学教育界每年一度的盛事。这便是已满八载的“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”。

 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,临床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。但曾几何时,我国的医学实践教育属于医学教育中的短板,缺乏实践教学资源,欠缺合格的师资,实践教学的规范更是五花八门。2010年,为了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,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,在教育部、财政部、卫生部大力协助下,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基点,成功探索了“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”模式,虽然初只有19个医学院校参加,但这标志着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破冰起航。时今日,竞赛已扩展为全国六大分区赛加总决赛模式,参赛院校也维持在百所院校之上。

  2017年,第八届竞赛再次拉开了帷幕。竞赛包括了全国六大分区赛与总决赛。分别由吉林医药学院、山西医科大学、蚌埠医学院、湖北医药学院、昆明医科大学、大理大学承办了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西北分区赛,共有全国105所医学院校参加了分区赛。分区赛之后,42所院校成功晋级,于5月12日14日,齐聚郑州大学,展开了终对决,拉开了医学生临床技能比拼的之战。

  

  不仅仅是来自42所院校的168名参赛选手,满满两天精彩的赛事,还吸引了来自全国近70所医学院校的1700余名同行前来观摩比赛,其中还包括了30余名高校的校级领导。总决赛同时开通了网络直播,点击量达十万次左右,有学校甚在当地组织了数百人通过网络集体观摩了现场转播。一时间,临床技能竞赛的话题在微信朋友圈里刷了屏。

  

  初赛——半决赛——决赛,总决赛的三部曲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。此次竞赛的赛题的覆盖面广泛,题目量大,共有55道技能题目,很好地体现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医学教育导向,强调了三基能力在临床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。此次竞赛题目都源于临床的真实病历,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技能,更考察了学生的临床思维、临床决策能力、团队合作、人文沟通等综合能力。赛场上,选手们以扎实的临床基本功、规范熟练的操作、良好的综合素质、默契的团队配合,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,给评委和所有观摩人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可谓是“准医生”的一次实力大比拼。

  

  经过激烈的竞争,后,竞赛共决出了3名特等奖,5名一等奖,12名二等奖和22名三等奖。沉甸甸的奖杯,承载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选手们的勤学苦练,在竞赛落下帷幕的那一刻,闭幕式的现场,充满了欢呼、喜悦、泪水和拥抱。

  番外一:赛题篇﹒羽化成蝶,破茧而出

  命题是竞赛的核心,高水平的命题直接决定了竞赛的质量。为了追求这个质量,各个赛区的命题老师也是绞尽了脑汁。不能简单,也不能太难太专科;要设置场景考察学生临床思维,但又得使答题的路径为数不过。命题的过程,就像在平衡木上的舞蹈,要精彩,更要站的稳当。一次次修正,一点点琢磨,经历无数次的打磨,才能完成一道好的题目。参与过竞赛命题的老师,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。羽化成蝶的过程很痛苦,但破茧而出的那一刻,很美很美。

  更让人欣喜的是,经过了竞赛命题这个过程打磨的教师,大多都成为了学校和医院的教学骨干力量,爱上了竞赛,爱上了教学,爱上了学生……

  “走过的是岁月,留下的是回忆。一年一度校、省、华东与国赛已经结束,一路走来,酸甜苦辣。感谢领导、老师、同学与许多幕后者无私的付出,竞赛工作倾注了大家无数的心血。伴随着竞赛的成长,我们较大的收获是师资的锤炼、团队组织能力提升和实践平台的完善。以此为起点,我们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为不凡医学人才培养而努力,为健康中国而助力。”一位老师这样说。

  

  番外二:师生篇﹒不能释怀的技能情

  靠前次晋级决赛的川北医学院的老师,骄傲地留下了这样的话语:“比赛瞬间……,精彩时刻……,你们的风采……镌刻在川北医校旗上高高飘扬……”

  湘雅医学院代表队的总教官对她的孩子们说:“祝福你们,愿能铭记今天湘雅倾心所授,将来不论在哪里,将其发扬、传播……”

  一位培训教师的网名叫做“快乐老爸”,他这样解释他的名字:“我带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!都喊我老爸或老爹!都是我的孩子!”

  来自蚌埠医学院的老师分享了这样一则故事,这是一位曾经的参赛选手。“我对于技能竞赛是敬畏的,敬畏它严谨练达的精神,敬畏各位老师们无畏的付出,敬畏自己和小伙伴们竭尽全力的拼搏。当初的竞赛,让我留下人生的遗憾。所以对于我的下一届我是倾我所有,尽我所能,希望让他们弥补这个遗憾。几年来无论是什么时候,只要想技能室,就想去看看。看看弟弟妹妹们,看看那里的模型和桌椅板凳,觉得去了那里才会安心,找到家的感觉。也许就是不能释怀技能情吧!”

  

  番外三:专家篇﹒行动与思考

  有这样一支专家队伍,历经了八届竞赛的洗礼,同竞赛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此次竞赛的分区赛与总决赛,中心都派出了强有力的专家队伍进行执裁与督导。

  题目是竞赛的核心,为了保证赛题的科学性,引导竞赛着重对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考核,中心先后组织专家审核了多次分区赛和总决赛的题目,审核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帮助各个赛区的老师修正题目,指出方向。参与命题的过程,以及通过与专家的交流,也为各个学校带出了一批宝贵的核心师资队伍。

  在竞赛中,专家们聚在一起,也在思考和探讨着竞赛存在的问题,以及改进的方向。

  “医生看病是一个很温柔的,很平静的过程。忙忙乱乱的模式在临床上实在是不常见,所以我们下次在设计这些个站点的时候还真的需要调整一下。这种比赛必然会让学生们赶时间,把每项工作做不到实处。大家来观摩,多多少少的会对大家临床教学的一种思路产生一些影响,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。”

  “比赛时的评分要加大操作技能准确规范的权重,减少时间速度的权重。”

  “竞赛已经做了八年,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总结,比如参赛学生的追踪调查,比如竞赛对于教师培训的作用,比如赛事赛制的研究……”

  “竞赛是一个大平台,我们要琢磨如何让各个学校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和交流,以后可以在竞赛的同时,让各个学校来举办展示台,作分会场的演讲,分享他们的成果,把竞赛变成一个节日”

  ……

  

  番外四:志愿者篇﹒亮丽的风景线

  在六个分区赛和总决赛当中,活跃着这样一批身影,他们热情,阳光,认真,负责,在竞赛的各个角落里,绽放着独有的风采。这便是竞赛的志愿者。

  竞赛活动千头万绪,需要动用大量人员参与赛事工作,以保障竞赛的圆满完成。每个分赛区和总决赛都招募了200-400名左右的志愿者,他们身处各个岗位,如引导员,布场员,问询员,接待员,安保员等等,细心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。成为了比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  在大理大学的分区赛中,大量使用了标准化病人(SP)来考察学生的问诊和查体等基本能力,这些标准化病人来自大理大学各专业的学生志愿者,他们在赛场内惟妙惟肖的表演,认真到位的配合,大大提升了赛题的质量,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沟通交流、人文关怀能力,为竞赛注入了活力。

  总决赛事务繁杂,共招募了568名志愿者,志愿者非常热心,比赛期间,整个赛场和周边十步不离人,细心地为来自全国各个院校的师生作服务。一位老师说,“你们的脸上满面春风,这笑是发自内心的”。

  

  番外五:工作人员篇﹒母亲节的抱歉

  一场高规格的竞赛,严重考验着学校的组织能力。六个分区赛和总决赛的承办院校,都经历了这样一场考验。

  有的老师累出了病,带状疱疹缠腰,仍然坚持在工作的靠前线。总指挥声音嘶哑,说不出话来,便扛着喇叭一遍遍地讲。

  总决赛的后,恰逢母亲节,但千头万绪的竞赛,如何能允许有片刻的放松。一位工作人员抱歉地写下了这样的话:“别人都在晒给母亲的礼物,而我却在加班,我的母亲在家替我照顾我的孩子,瞬间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女儿。妈妈对不起!”

  当竞赛闭幕的那一刻,多少人的眼里含着泪水,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,与打拼多日的战友相拥在一起……



分享到: